- 时间:2025-05-13
- 点击:11
为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淬炼艺术感知力,提升学生观察自然、感知传统文化、提炼色彩与构图等相关能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间的传承与创新关系,艺术设计学院(湘瓷学院)根据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组织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分别在江永勾蓝瑶寨和林州石板岩开展风景写生实践教学。
在勾蓝瑶寨,起伏错落的民居与远山轮廓呼应,瑶寨防御、生产与美学的“三重平衡”尽收眼底。走进太行山深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石板民居交相辉映,奇谷低深、崖岸壁立、连绵无际的太行山透露出北方山岳的雄伟气势,就地取材、古朴厚重的当地民居与巍峨的山体浑然天成。在这里,学生既能感受自然造物的壮美,又能体悟到当地深厚的人文积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在写生教学期间,老师们全程示范指导,从技法点拨到创意启发,强化从绘画到设计的转变,同学们从初期作画的生涩到后期技法的娴熟、自信,作品质量显著提升。
此次写生实践教学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践行“精神谱系+设计艺术”思政育人体系。将写生教学紧密融入课程思政,让师生深切体会当地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在谷文昌纪念馆和太行山扁担精神纪念馆,同学们透过谷文昌同志治理风沙、造福百姓的事迹,感悟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初心。通过将红色精神融入写生教学,实现了专业技能与思想教育的同频共振,引导学生将红色精神融入创作思考,在艺术创作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红色浸润中重塑艺术品格,为培养具有人文温度与时代担当的新时代艺术人才探索有效教学路径。
此次风景写生实践教学,以湖南永州勾蓝瑶寨与河南安阳太行山两大实践场域,构建起“技艺锤炼-文化感知-思政浸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师生们在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课堂中,既完成了专业的系统性专业训练,又通过红色精神的浸润深化了艺术使命认知。后续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推动艺术教育成果持续赋能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的传承,彰显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并重的育人导向。(艺术设计学院〔湘瓷学院〕 陈福群)
一审:邓建辉
二审:崔灿
三审:谭乐平